看着眉开眼笑的关兴,王甫眼中露出些许复杂,很想告诉关兴进献给刘备的金银不是倭国的而是自己私下准备的,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事他不能说,说了会在关兴心中损害刘备形象的,毕竟刘备自己出钱让倭国使者进献给自己长脸的事好说不好听,若是传出去别人还不得笑话刘备是个打肿脸充胖子的傻缺啊?

        所以这事必须永远烂在肚子里谁都不能说,至于倭国能否凑齐购买武器的金银,关他王甫屁事?

        王甫不知道刘备打肿脸充胖子背后的目的,只好接过碗筷笑道:“少将,陛下已经顺利登基,接下来就该大封功臣犒赏百官了,不出意外的话明早大朝会就该公布了,你的爵位肯定靠前,下官在此先恭喜了。”

        新帝登基都是要犒赏百官的,刘备这种开国皇帝更是如此,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赏随他征战多年的将军们。

        这些将军跟他出生入死的图什么,不就是图封侯拜相吗,你大耳贼都登基了却不给我们爵位,合适吗?

        提起封赏,纵然以王甫的心性也有些激动,他可是随关羽奔袭建业并助关羽坐镇江东的,凭借这份功劳怎么着也能封个亭侯。

        封侯可是大汉男儿的终极梦想,有了爵位就能封妻荫子光耀门楣,衣锦还乡享受无限风光。

        关兴凑到王甫身边笑道:“你其实是想知道自己的封赏对吧,放心,陛下早在登基之前就写好了所有人的封赏诏书,只是暂时还没公布而已。”

        封赏诏书肯定要提前写好,不能等到了大朝会上才临时抱佛脚,因此早在登基之前,刘备便针对封赏之事跟诸葛亮讨论了三天三夜,耗费无数脑细胞定下草稿,又校对数遍平衡各方利益之后才盖上玺印最终决定。

        王甫眼前一亮顿时来了兴趣,连忙凑近些许低声问道:“封赏诏书你肯定看过对吧,快跟我说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