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的质量可以不高但数量必须多,最起码得有个小学或初中文凭,读的懂基本数据和文件呐。

        经历过工业时代的关兴非常清楚基础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早就准备建立学校培养人才了,只是因为没钱才一直拖着,现在好了,海昏侯他老人家资助了,建立学校的启动资金有了,现在不建更待何时?

        刘禅虽然觉得拿钱建校有点浪费,却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况且关兴花的是自己的钱,又不用他出钱他操什么心?

        所以刘禅没有反驳而是问道:“建校也没问题,但干嘛让我当校长啊,我又没干过怎么知道校长怎么当,再说了当校长得有老师啊,就咱哥仨现在这臭名声,哪个有名望的大儒愿意来咱仨手下干活?”

        在刘禅的潜意识里,老师就应该是郑玄卢植,士燮诸葛亮那种既有能力又有名望的人来当,以他们大汉三傻的名头可当不起老师的称呼。

        关兴却说道:“你可是当朝储君,当校长有什么问题,再者校长是行政职务,保持学校正常运转就行,又不用上讲台讲课。”

        这个校长他可不敢当,容易遭遇士大夫的群起而攻,被扣上乱七八糟的帽子,所以还是刘禅来吧,他是储君,不怕被扣帽子。

        关兴继续道:“至于老师就更无所谓了,咱们办的是启蒙学校,是乡村那种教文盲识字的私塾,随便找几个识字的就行,没必要非得去请那些所谓的大儒。”

        说实在的,关兴是真不想跟那群大儒打交道,一天天全内讧了根本没时间干正事。

        刘禅思忖道:“只是启蒙的话就无所谓了,这个校长我当就是了,但前提是我不出钱啊。”

        这次海昏之行他才分了半成,满打满算六千多缗,他还等着糜威回来重建制糖厂呢,可没闲钱投资学校。

        关兴听的直翻白眼,你比你爹还抠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