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为什么年年采铜还年年闹铜荒,因为大汉的百姓太节俭了,都想赚钱却都不舍得花钱。
尤其是士族,赚钱能力如鲸吸水,花钱能力却如水穿石,辛苦赚来的钱不舍得花,全部埋在仓库里留着应急,但问题是哪有那么多急可以应啊。
久而久之这种情况便导致士族家里的钱越来越多,市面上流通的钱越来越少,逼的百姓不得不采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严重滞碍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大汉的丧葬之风还极为盛行,生前没花掉的钱死后全部带进墓里,单单一个海昏侯墓就挖出了多少,高祖定鼎至今,四百年来大汉出了多少海昏侯这样的侯爵,他们陪葬的铜钱加起来得有多少?
这个数字根本不敢细算,算出来绝对能震惊你的三观。
毫不夸张的说,大汉目前地底下的铜钱绝对比地面上的铜钱多。
所以关兴觉得有必要整治一下大汉的厚葬之风,让后世公侯都选择薄葬,别把什么好东西都往棺材里带,你们把钱都带进棺材了,让后世子孙活不活了?
而刘吴两家的行为就是整改丧葬之风的最好契机。
想到这里关兴继续道:“另外我断定随着海昏侯墓的巨额财富流出,未来肯定会有不少盗墓贼盯上这些公侯陵寝,与其让盗墓贼破坏性的偷盗,不如让公侯后人以迁陵的名义将钱取出,这样最少能让公侯陵墓的破坏性降到最低。”
“同时此举还能改变大汉奢靡的丧葬之风,经过此事之后我看谁还敢将大批财物带进陵墓里去,带进去也得被盗墓贼给挖出来,就算盗墓贼不挖,你的子孙缺钱了也会给你迁陵挪窝,想不被折腾只有一个办法,别在陵墓里放那么多金银,墓里没有那么多值钱的陪葬品,盗墓贼自然就懒的光顾了对吧?”
张盛愕然道:“想不到您光顾海昏侯墓还有这个深意呢,神策侯当真是深谋远虑,吾辈不能及啊,但陪葬毕竟是商周留下来的传统,是子孙向先辈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直接取消怕不太好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