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松了口。

        因为水师的重要性摆在这里,容不得他再轻视。

        不管是眼下的东海贸易,商船往来需要水师护航,关税收入已占朝廷岁入的五成多;还是为日后未雨绸缪,南洋的香料、西洋的奇珍,若想安稳纳入大明版图,都得靠水师的战船开道,水师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而且最关键的是,随着北元大汗被生擒活捉,草原上的蒙古部落群龙无首,势必会陷入长久的分裂内斗,短时间内再难形成统一的威胁。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大明北疆二三十年内都不会再爆发大规模战事,陆军将士想靠军功出头的机会会大大减少,而建功立业的舞台,也就只剩下大明水师了——剿倭寇、平海患、拓海疆,每一件都是能立功绩的大事。

        如此一来,朝廷提高水师的优先级,让其单独办学、自成体系,既符合时势需求,又能给军中将士开辟新的晋升通道,避免因北疆无事而导致军心懈怠,这正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毕竟,一支军队要有奔头才能保持锐气,水师的崛起,恰好能填补陆军暂时无大战可打的空白,让大明的军威在海洋上继续延伸。

        老朱心里清楚,疆土不止在陆地,海疆的安稳同样关乎江山稳固。

        既然水师迟早要发展壮大,不如趁此时机给它搭好架子,让它能名正言顺地成长,总比将来临时抱佛脚强。

        “皇爷爷,该给水师增强一些配置了!”朱高炽立刻接口,“这么多的开国将领,虎狼之将,也不能放着不用啊!趁着他们年轻还能打,不如调一些人进入水师。”

        “比如航海侯张赫,当年在鄱阳湖打过硬仗,后来又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运输事务,既懂水战又识海情,让他来牵头办水师学院,再合适不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