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当然有些夸大其词,毕竟上海得天独厚而且背靠大明,有江南的富庶物产做支撑,有成熟的手工业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远不是琉球可以相比的。

        但是等到南洋贸易开展起来,琉球地处南洋与东海的咽喉要道,往来商船必经此地,补给、中转、贸易样样缺不了它。

        到那时,不用像上海那样发展复杂的手工业,单靠港口关税、仓储租赁、货物转运,再加上甘蔗种植和雪糖加工这两条线,就能让岛上富起来。

        商船多了,自然会带动客栈、酒楼、货栈等营生,子民有了活计,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虽说未必能赶上上海的繁华,却也绝对能成为海外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足够让周国站稳脚跟,让朱橚的封国兴盛起来。

        夜色渐浓,周王府的临时驻地亮起了灯火。

        朱橚还在和李虎、王相商议着开垦、建厂的细节,察度三人则带着各自的旧臣,兴奋地讨论着如何说服子民种甘蔗。

        远处的海面上,大明水师的战船静静停泊,像守护这片土地的巨人。

        琉球的天,确实变了。

        而这变化的开端,就藏在那个胖殿下的笑容里,藏在周王朱橚燃起的斗志里,也藏在土著子民眼中重新亮起的、对好日子的期盼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领看中文;http://www.gobookem.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