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捋了捋胡须。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啊!
皇室与勋贵一体,扶持勋贵才能确保朝堂上面不会文武失衡。
先前因为淮西勋贵势大,所以老朱有意打击淮西勋贵,并且扶持文臣集团制衡,比如刘伯温的浙东派系,这些都是老朱暗中扶持的手笔。
但是正如小胖墩所说,一旦科举走入正轨,那么文臣缙绅士就可以通过科举源源不断地培养继承人,反倒是武勋没有传承之路。
曾经为制衡淮西勋贵而默许浙东文人崛起的布局,如今看来竟成了双刃剑。
刘伯温那批浙东谋士,原是棋盘上牵制悍将的棋子,却借着科举制度的东风,衍生出盘根错节的门生故吏。
六部九卿里,文臣递补如潮水不息,而武勋子弟却困在荫袭的窠臼里,空有爵位却难立战功。
老朱想起某次早朝,御史台弹劾边将“贪腐专擅”的奏章雪片般飞来,而那些饱读诗书的言官,个个引经据典指责武将越权。
朝堂天平早已悄然倾斜,文臣靠着三年一度的科举生生不息,武勋却因承平日久后继无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