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禑本就身份存疑,传闻不是恭愍王之子,而是权臣辛旽之子,所以不得人心。

        再加上高丽国内此时内部亲明派和亲元派斗争激烈,搞出个“两端外交路线”,更是搅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当大明陈兵对马岛与三南地区,高丽君臣彻底慌了手脚,以李成桂为首的亲明派系顿时占据了主动权,力排众议劝说辛禑立刻答应大明的岁贡条件,并且派遣使团入明朝贡,以期获得明朝的册封,从而避免亡国之祸。

        不是他们怂,而是明军太强了!

        以往高丽与倭国打得有来有回,可是现在倭国竟在半年之内就被明军彻底扫平,连幕府将军与倭国天皇都成了明军的阶下囚,这仗还怎么打?

        赶紧认怂,才是硬道理。

        辛禑不敢迟疑,立刻派遣李成桂充当正使,准备好岁贡物品,然后入明朝贡。

        因故元势力纳哈出割据辽东,所以高丽入贡只得经由海路,从高丽沿海港口出发,横渡黄海,在山东半岛的登州或莱州等地登陆,然后再前往金陵帝都。

        这个时间,就比两小只回国后晚了一个月。

        听闻高丽派遣使团入京朝贡,并且正使还是李成桂,朱高炽顿时就来了兴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