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面对老朱的责问,他也很是无奈。
“陛下说的不错,臣前日巡查国子监,见学子们每日只知诵读程朱章句,连公文格式都写不明白。如此养士,实难担当治国重任。”
一旁朱高炽听后,顿时就乐了。
这国子监,就是大明王朝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明朝国子监创于老朱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
国子监设有从四品的祭酒一人,从四品下的司业二人,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此外还有负责琐事的监丞和主簿各一人。
因为是大明王朝的最高学府,所以国子监招收的弟子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比如国子学,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由国子学博士和助教负责,讲授经术义理。
也就是儒家四书五经那一套东西。
在洪武年间,国子监生还一度成为选官的主流。
尤其在洪武七年到洪武十七年暂停科举考试期间,国子监生被大量地委派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中担任要职,如洪武十九年,“择监生千余人送吏部、除授知州、知县等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