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战术的制定,皆是基于对局势、对手的深刻洞察,绝非单纯依靠勇猛与经验。
徐达、李文忠等名将,是战场上的执棋者,而朱元璋则是棋盘后的布局人。
他不仅能制定出决胜千里的战略,更能根据战局变化调整战术,将麾下将领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这种战略高度与战术智慧的完美结合,正是朱元璋超越众人,开创大明王朝的关键所在。
亲眼目睹老朱的本事,朱高炽眼里也不由冒出了小星星。
徐达、李文忠等名将在沙场上厮杀如虎,但真正操纵全局的,始终是这位端坐主位的统帅——他既是棋局的缔造者,亦是每一步落子的掌控人。
徐达北伐时,曾困惑于如何突破元军在山西的防线。
朱元璋一纸密信从应天飞传,信中寥寥数语便点破玄机:“王保保远出,太原必虚。倾师急进,捣其巢穴,彼进则不可战,退则失巢穴,必成擒矣。”
徐达依计行事,夜袭王保保大营,以骑兵突袭大破元军精锐。
这并非徐达战术能力不足,而是朱元璋凭借对天下局势的精准判断,早已算准王保保的进退路线。
当徐达在战场上挥刀杀敌时,朱元璋的战略思维已延伸至千里之外,如同弈者落子,每一步都暗合全局走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