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天津卫的城墙上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

        只见官道尽头,十余辆蒙着粗麻布的粮车缓缓驶来,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闷而令人心安的声响。

        守城的兵卒瞪大了眼睛,他们看见粮车缝隙里漏出的谷粒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是粮食!

        “有粮车进城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瞬间像投入热油的水珠,整个城门沸腾起来。

        卖菜的老汉撂下担子,卖布的商贩收起摊子,就连茶馆里说书的先生也顾不上惊堂木,跟着人流朝城门涌去。

        人群如潮水般汇聚,孩子们骑在大人肩头,挥舞着破旧的衣袖;老人们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踮着脚,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菩萨保佑!可算盼到粮食了!”一位妇人跪在地上,对着粮车磕头,额头沾满尘土也浑然不觉。

        另一个汉子扒着城墙垛子,扯着嗓子喊道:“粮商老爷们行行好,给俺们留口饭吃!”

        喊声未落,城楼下已挤满了人,黑压压一片,层层叠叠的脑袋随着粮车的移动缓缓向前。

        粮车刚驶入城门洞,欢呼声便震耳欲聋。

        百姓们自发点燃爆竹,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有人端来清水,争相递给车上的人。

        一个满脸菜色的孩子挤到最前面,将攥得温热的两个铜钱举过头顶:“大叔,卖给我一把米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