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这时候有点尴尬了,靠山屯的账面上还是有些钱的,但要是按照一头牲口每天喂五斤豆饼算,靠山屯的9头大牲口一天就需要45斤的豆饼。
一斤豆饼按照1毛5算,一天就需要6块7毛5。按照30天计算,就需要两百多块钱。两百多块钱在农村可不是一个小钱,需要动用这么多钱一定需要大队干部协商。
想到这里,陈丽华就觉得没有什么希望了。往年春耕大牲口最多受点累,等到春耕结束之后,它们就可以休息一下。
这个时候青草也长出来了,可以让屯子里面的孩子带出去放牧了。等到秋收的时候,基本就可以把掉的膘涨回来了,秋收的时候再继续干活。秋收结束,也就进入了猫冬的季节。
因为春耕给大牲口加强营养,就需要多花两百多块钱。这两百多块钱都能买几千斤粗粮了,可以养活好多人了。
考虑到经济问题,陈丽华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放弃了购买豆饼的事情,陈丽华又缠着贺云天想要借用骡子。随着年纪的增长,贺云天的脾气软了一些,但这也不是你想占我便宜的理由。
贺云天拿出了骡子不是自家的理由,他一开始入职钢铁厂的时候,就把骡子的归属权挂在了钢铁厂的名下,为此还让钢铁厂开了一个证明。
贺云天怕陈丽华不相信自己,还从口袋里摸出了那份证明。陈丽华接过证明,看到上面的日期,已经是几年前的了,但贺云天拿出来的这张证明,纸张就和新的一样。
陈丽华很是怀疑,这样天天装在身上。是怎么没把纸张搓烂,反而还和新的一样。
陈丽华虽然看到了证明,但还是发挥出了自己厚脸皮的特点,死缠烂打的缠着贺云天。贺云天被他缠的没办法,答应了把骡子借给他。
骡子也不是白借的,他贺云天也不是被人随意占便宜的人。骡子是以每天20工分的价格租给靠山屯;骡子使用的过程中不允许殴打,要是被骡子反击了,可不要找自己要赔偿;骡子每天要按时喂养,不能饿着。
骡子借给了靠山屯大队,贺云天也从靠山屯大队仓库借出来几十个蜡杆做成的筐子。贺云天是用这些筐子装鱼的,这样才能保证鱼是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