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也这么想的!寻摸点皮子,改帽子的小样去!”
爷俩简单交流了一会儿,岳峰就忙活起来。
按道理讲,这驯养大鹰可以戴帽子,也可以不戴,岳峰家里的鹞子跟那架铁背红,外加奶鹰子,不管白天晚上,就都是不扣帽子的。
但是这不是送首长嘛,有点精良的猎鹰物件,看起来更加的上档次,有了帽子,鹰在运输的途中,也更老实一些。
打定了这些心思,岳峰就从测量小大鹰的头部数据开始忙活了起来。
测量眼间距,后脑到鹰嘴巴的距离,头围,开山的角度位置等,一通忙活之后,岳峰心里大致有了数儿,随后将大致的鹰帽小样改了出来。
连续两次修改过后,缝制出来的粗样子各部分尺寸基本都ok了,随后岳峰挑选了一块红色的薄羊皮,又取了一块黑色的头层牛皮,下料缝制忙活起来。
这螺丝转金鱼眼的鹰帽,如果拆掉缝线展开看的话,其实是一个螺旋状的结构,在边缘连接的位置,用皮条对折之后缝针,等线脚都收好之后都藏在了帽子里面儿,从外面只能看到一条皮子对折鼓出来的痕迹。
这条痕迹盘旋向外,最终就构成了金鱼眼的螺旋状结构,不懂行的人,看到这会觉得格外的精美。
要做就做硬货,这次送人的这顶黑底儿红楞鹰帽,岳峰缝制的极为精细,比自己给大黑鹰做的那顶都要细致许多,实用性只能算初级考量,美观度、细致程度等,直接拉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