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岳峰有点迷糊,打猎他还凑合,但是关于这些山牲口的习性,好多他只算一知半解,就比如这梅花鹿几月返群(发情),受孕之后几个月就能下崽子这种事儿,岳峰并不了解。
“刚才我掏内脏的那头母鹿特意看了一眼,肚子里已经有小崽子了,估摸着九月份的胎,只有小老鼠那么大!
这头瞎眼了的鹿,性格非常温顺,如果能吃食儿喝水的话,我建议你回家找个地儿养起来!不管是到月份了杀鹿取鹿胎,还是将来生了鹿崽子在家里养,都比现在带回去立刻卖了合适!”
听到赵大爷这番话,岳峰的小心思也活动起来。
在山区农村,普通农民除了在生产队跟着种地分点粮食啥的之外,来钱的收入渠道并不多。
上山采点蘑菇、山货,承担的风险不小,但是收购的价格,被各级收购点供销社等压得很低,也卖不出多少钱来。
后世里,梅花鹿的人工养殖可是成了系统化产业的,这玩意儿哪怕是人工圈养状态下,各种功效也没有大的下降,可以用浑身都是宝来形容。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除了少数国字头的鹿场之外,绝大多数山区地区都没有农民养殖这玩意儿。
国内绝大多数的鹿制品,还是以狩猎野获为主要来源,大规模成建制的养殖梅花鹿,暂时还没有兴起呢。
在山脚下的村里养鹿,天然就有饲料方面的优势,除了种地的时候没时间之外,绝大多数农村人有大把的时间去割取梅花鹿爱吃的青草跟植物性饲料,一旦形成规模,可以大大的提升村民收入,这也算是除了种地之外,额外开辟了一套新的挣钱渠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