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看中文 > 都市小说 > 科举兴国 >
        前几日,黄绩学借口去净房,带他分别去偷听了,甲、乙、丙三个班的课。

        甲班,梁秀才讲得比较细致,言语中看得出他知识储备颇丰。

        但孟知行上辈子一路升学,读过不同的学校,遇到过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老师。

        不知是否因为他的期待值过高,对比下来,这梁秀才讲学的水平,也就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

        至于梁秀才大儿子和二儿子的能力,黄绩学说得很对,真没比小梁夫子强多少。

        虽然这两位会讲文章释义,但孟知行听下来只觉得,这两人讲学时,有点类似老师讲题时,给学生念参考答案,一言一语十分死板,让人听得昏昏欲睡。

        他们去偷听时,梁秀才的二儿子恰巧讲到了《孟子》中,梁惠王章句上的篇目,也就是孟知行上辈子学过的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

        其中一处,梁秀才的二儿子讲的,与孟知行上辈子学的释义有些差异。

        他当即问了旁边的黄绩学,可对方也不清楚。

        孟知行不知是这位夫子讲错了,还是他上辈子所处的世界,经过历史长河的变迁,所以释义与这大景朝有些差异。

        故而他当日便去了书肆,运气还是比较好的,书肆中有本《孟子集注》。他猜可能会有答案,顺口问了价格,那掌柜的说,这书稀少,要价十二两银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