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太宗最终选择了忍耐与积蓄,将重心放在对内治理、民生恢复等方面。

        韩青以贼配军身份,一步步在北疆崛起,最终成为大虞在太宗朝新晋勋贵,这是太宗文皇帝精心布下的局,当然这也与韩青真有本事密不可分。

        韩青成为新晋勋贵,这刺激与激励不知多少中低层将校及底层将士,这叫他们看到了希望与晋升的可能。

        与此同时,别看在老牌勋贵中,有一些人对韩青很是瞧不上,甚至暗中行掣肘、排挤等事,但一个事实却摆在面前,即在太宗一朝中,有不少人觉得天子定会对外扩张,只是眼下的时机还不到。

        军中的情绪与斗志,被太宗文皇帝掌控的极好,这使得太宗处于超然地位上,解决不少太祖朝遗留下的问题,当然也有部分被太宗选择搁置下来,或许太宗知太祖做的是有问题的,但是太宗却不能说太祖半点不是。

        太宗选择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既避免了与老臣之间的直接冲突,又以坚定的姿态逐步推动他所想的变革。

        这种隐忍与克制,体现出太宗文皇帝难得可贵之处。

        太宗不急于求成,却步步为营,这种沉稳与深谋,奠定了大虞长治久安的根基,使大虞真正深入人心了。

        太宗是大虞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正因这样,太宗虽说没有在任期间开疆拓土,但威望却是不逊于太祖高皇帝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

        大虞的权力交接棒,如今递到了楚凌手中,对于太祖、太宗、宣宗三朝种种,即便是很短暂的宣宗一朝,楚凌需理顺清主体脉络,弄清历朝主次矛盾,继而在解决现实所遇种种麻烦及冲突下,一点点将他所谋的种种推行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