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不及始皇帝,武略不及汉武、文治不及汉文,更何况还有一个文治武功不逊这几位的太宗皇帝……
自己若想青史垂名,凭什么?
长乐公主轻声道:“兄长虽然才具不如上述几位,却也有一样优点是他们所不具备。”
李承乾道:“是什么?”
长乐公主幽幽道:“宽厚、仁和。”
李承乾默然不语。
长乐公主又道:“古往今来,功勋盖世之帝王有之,武略出众之帝王有之,文治无双之帝王亦有之,却从未见‘仁爱天下’之帝王,兄长之年号为‘仁和’,若能将此一以贯之,何愁不能名垂青史受后世子孙瞻仰敬佩?”
李承乾想了想,他年崩颓之时,若能由群臣敬上庙号曰“仁”,似乎也不错?
毕竟“仁”之庙号,古往今来、前所未有。
所谓“慈者不掌兵、义者不掌财、仁者不为君”,对于寻常人物来说若得“仁”之一字盖棺定论乃是褒扬,但对于君王来说却未必是好话,且身为帝王,处于天下权力之中心、各方利益之汇聚,想要做到“仁和”之境地,何其难也?
但假若当真能够做得到,确实算得上震古烁今、前无来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