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够用最快的速度传递诏书,但代价也非常大,传送一则诏书,起码要调动数百人和数百匹好马。
甘延寿验明官身,取得诏书,和陈汤来到都护府前厅,准备拆开查看。
陈汤算了一下日期说道:
“按照脚程,咱们斩杀郅支单于的消息应该刚传到长安,此次来的诏书,应该是我矫诏出兵的回信……老甘,若是朝廷命你将我押解到长安斩首示众,你可别忘了为我美言几句啊。”
甘延寿没心思开这种玩笑:
“若有罪责,我与你一同承担!”
两个月前,陈汤听说郅支单于在康居附近建立郅支城,立马矫诏出兵,临行前,他和甘延寿上书,阐述此战的必要性,并愿意承担一切罪责。
如今,两人挟胜归来,朝廷的那边也终于有了回信。
诏书用火漆封在一个竹筒中,甘延寿拿出腰间的小刀,刮掉火漆,打开竹筒,从里面拿出一块绢布,上面写着文字,这就是诏书了。
两人小心展开,诏书不长,里面的内容也不复杂。
当朝陛下刘奭的态度很简单,打胜有赏,矫诏出兵的事既往不咎;打输要罚,连带矫诏数罪并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