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再如何去纠结事情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只会让自己更加难受。

        于是李暄将思绪从蓝玉的事情之上收了回来,愁眉不展地嘀咕道:

        “就现在这情况,蓝玉即便是死在了东瀛,以他为首的那群淮西武勋只怕也不会仇视我,甚至可能会有人跑来安慰我,说一些,蓝玉之死,也是无可奈何,别太自责之类的话,接着等蓝玉的儿子继承爵位,没准就会变成第二个“蓝玉”。

        而且不仅是那群淮西武勋,一旦东瀛打下来,甚至可能连部分原本是坚定支持朱允炆的士大夫,都可能会改变立场!毕竟,东瀛金银矿的事情是我提出来的,而他们能从这里面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作为明使出海访东瀛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了,这个机会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否则以后再想求死可就难如登天了!”

        然而李暄越是深入去想就越是烦躁,他在脑海里推衍了数十种不同的办法,可结果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想让朱元璋改变决定明显不可能啊,那朱扒皮,明摆着就是吃定我了,哪可能会愿意放我离开?这该如何是好?”

        正当李暄为了如何出使东瀛而苦恼的时候。

        蓝玉已经回到了凉国公府之中。

        不多时仆人来报,徐辉祖在门外求见。

        蓝玉立刻亲自将徐辉祖迎了进来,并吩咐下人备好酒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