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院外进来个清秀少年,十六七岁年纪,衣履整洁,神情恭谨,还有几分风尘仆仆。

        说道:“父亲,我刚从姑苏回来,上回你叫来蒋家婆子问话,对评事街老铺的账目,颇多疑虑。

        其中上等绸缎一项,进出账目的行价市价,与外头常情多有偏差。

        我按父亲的吩咐,这几日去姑苏查访进货,薛家铺子所用上等姑苏绣缎,都从姑苏几家老字号绣坊进货。

        其中评事街老铺都从吴家绣坊入货,这家绣坊是姑苏几十年老字号,入姑苏城稍许查问便能找到。

        我用了父亲的拜帖,借用吴县县衙的关系,查看了吴家绣坊的老账。

        从去年三月到今年十一月,评事街老铺从吴家绣坊七次进货,每次进货都比正常行价高三成。

        我按父亲教的法子,暗中使了一笔银子,让县衙中人暗中讯问,绣坊的一名管事吐露实情。

        评事街老铺每次高出三成行价进货,其中一成分润绣坊掌柜,另外两成应该被蔡老掌柜侵吞。

        且评事街老铺的绣缎出货价格,又比其他店铺低了一成,所以日常表面生意十分兴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