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伽脑子里冒出几个问号:“看起来,道友好像也比较了解佛修?”

        “不太了解。”乐韵笑盈盈地边走边聊天:“我家乡也有佛修,总体上有两个大分支,有一支清心寡欲,严守戒律,终生奉供佛祖,这一支是为主流,派系较多。

        另一个分支类似于佛俗两修,他们修佛信佛,但戒律没那么多,除了在寺庙中需守戒,还可以在寺外有家,也可如寻常人一样成婚生子,除去佛家严禁食用的几种食物,其他的不忌。”

        南伽惊愕,小道友家乡的佛修,与他根脚之地的情形极为相似,佛宗流派俱多,各有各的戒律,仅佛教一派即有百家争鸣之象。

        “小僧根脚之地亦如此,佛修虽同源,也发展出不同的派系,各支各有所长,小僧这支主在修心,虽不忌口但需守色戒,不能成亲生子。”

        南伽解释自己仙宗的性质,又将经文详细的解说给小道友听,他所说的经文皆是大众所知的经文,不是佛宗密传的修行功法,是以不需避人。

        乐韵虚心听讲,不仅请佛修弟子逐字讲解经文,还请他用他们本土语言念经文,以此来区分南伽那一界的佛经与地球佛教经卷的不同之处。

        南伽应小道友的请求,第一遍以通用语,即是各界通用的画符用的仙文字的语言讲经,讲完再念一遍,再以本土语言念诵一遍。

        他与同宗平日里念诵的经文有好几篇,刚讲解完最常念诵的一篇经文,一行人跨过了三百阶台阶。

        问心梯的阶梯,每三百阶为一个小关,每一千阶为一个大关,前三百阶走起来好似与寻常阶梯没多少区别。

        当跨越三百阶,再往上走,无形的压力越来越大,越难攀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