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N-S方程虽然有关系,但跟洛珞今天论文的内容绝对是一点不沾边。

        这家伙跑这问起这个来是搞什么?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谷院士和王院士似乎都默许了这个问题,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在风洞中生成可控的涡管结构,可能的实验装置包括使用旋转圆柱、翼型尾流、或者主动流动控制装置来产生稳定的涡旋结构。”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几秒钟,洛珞居然开始一本正经的作答了起来。

        “在实验测量方面,PIV技术可以捕捉流场中的速度分布,通过分析连续图像中的粒子位移,计算出速度场和速度梯度场。”

        “假设已经通过PIV获得了速度场数据,可以计算速度梯度张量u,进而分解为应变率张量S和旋转张量Ω,涡管的拉伸速率可能与应变率张量中的某个分量相关。”

        光说还不过瘾,洛珞转身便在第四张空白黑板上写了起来:

        “调节来流速度U∞U∞、雷诺数ReRe,通过改变流体黏度或模型尺寸,旋转速率等,以控制涡管拉伸速率。”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计算速度梯度张量uu,进而得到应变率张量Sij=12(jui+iuj)Sij=21(jui+iuj)。”

        “从涡量场ω=×uω=×u中识别涡核位置,确定涡管轴线,使用涡量等值面或Q准则(Q=12(∥Ω∥2∥S∥2)Q=21(∥Ω∥2∥S∥2))辅助识别涡结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