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之上,杨沅再一次重申了他坚持的“以礼相待、以武相制”的对外原则。

        杨沅用一段简明扼要的话,对这八个字做了一番注解:

        “大宋不挑战,不惧战。你要和,我应和。你要战,我便战。我要和平,所以备战。

        我有一战之力,方能避免战争。若不修武力,一味求和,只能迎来强者的刀剑!”

        杨沅这番话,也定下了他作为宋国使节出使金国的谈判基调。

        最终,在只有副皇帝赵璩阁下一人投出反对票的情况下,官家做出了派遣杨沅出使金国的决定。

        为此,赵瑗给杨沅加了“翰林学士衔”,作为此番赴金和谈的正使。

        翰林学士是正三品。

        宋国在和他国往来时,经常用类似的方式低官高配,迎送他国使节。

        历史上,大宋就曾派遣一位五品的中书舍人,加了“翰林学士衔”,赴金国谈判两国疆界划分和确定两国皇帝名份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