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的歉疚在王芳心中慢慢发酵起来,最后却变成了怨气。

        此事发生到现在,两人还未会过面。他却不知已在心里骂了王笑多少遍。

        “是你要去招惹文家的,咱家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那样。你倒好,绕过东厂直接怂恿陛下新开锦衣卫,这是你要与咱家掰的!”

        “张永年?凭什么让他去抄文家?换成咱家,也一样杀了邱鹏程……有了新朋友便忘了旧人,咱家还当你是个良善的,原来也是看不起阉人。”

        “钱承运你都能捞出来,偏偏不来与咱家合作?”

        “五百多万两?!你自己留个一百万两总有吧?这样天大的好处就让张永年那个蠢夫沾了?你这是诚气想气死咱家……”

        怨归怨,王芳却也知道,如果今天过去,拉下脸和王笑谈一谈,也许还是能重归于好。

        文官们不就是这样吗,有利则聚、无利则散。

        如今东厂与锦衣卫合则两利。

        如此一想,他便伸手去将那幅《簪花仕女图》卷起来。

        才卷到一半,王芳忽然又想道:“若是王笑不给自己脸面又怎么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