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冒襄,他素来有才名,十四岁便被称作当世之‘王勃’,江南文人夸其点缀盛楚一代诗文之景运,在复社中享有声望。”

        说到这里,苏明轩感慨了一声,又道:“他虽未入仕,却在江南久负盛名,郑元化都不愿轻易碰他。国公你把人捉了也是个大麻烦,事情要是传出去,只怕文坛群情激愤,影响极大。”

        王笑无所谓地点点头,又向裴民问道:“他招了吗?”

        “没招,这家伙嘴还挺硬的,但卑职还未用刑。”裴民拱手道:“卑职蒙了他的眼,他以为我们是郑党,一直在大骂郑党。因而也得到不少情报……国公过目。”

        王笑瞥了两眼,又与柳岚山的招供两相对比,略一想,许多事不用问已经洞若观火。

        他摇头轻呵一声,不再理会此事,继续埋首公务。

        苏明轩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劝道:“复社四公子家世都差不多,侯方域才名还胜冒襄一筹,被称为楚之李白。这样有名气的才子,留之无用,沾上却惹一身诽谤。依我之见,还是赶出去为妥。”

        “此事没这么简单,我还没看出郑元化的意图。”

        王笑如此低语了一句,向裴民又道:“那个上书治黄河的都水司主事陈京辅,找到了没有?”

        裴民拱手,道:“卑职已派了两批人分别潜到嘉兴与杭州寻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