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误会了!外臣不是来和谈的,是来投降的。那些蒙古使节也绝不是来支援的,只因大乾朝新立,蒙古各部遣使来觐见我们陛下,是来朝贺的。”

        “朝贺?朝贺需要来上万兵马吗?”

        “岂有上万兵马?”姚启圣道,“陛下召来了蒙古十四部、二十八旗,每旗首领各带五六百护卫而已,绝非入寇,真是来朝贺的。”

        王笑没应。

        “晋王也该知道,眼下清朝遭受重创,退回关外,国力、声势一落千丈。往后蒙古各部落、两百余万人何去何处?自然是要与我们陛下会盟商议。”

        “要说大话就起来说吧,我不需你跪,来人,搬条凳子。”

        “谢晋王……”

        姚启圣小意地拿袖子抚了抚额头,又作惶恐状。

        那凳子就是一个小木墩,他只在凳子上坐了一部分,始终保持着恭谨。

        “上次晋王问外臣,我们为这华夏立过什么功劳。外臣回去之后想了想,如醍醐灌顶。原来陛下也是与晋王所见略同,想要为华夏立功,这才建立大乾朝,又善待治下子民,如今更是招蒙古诸部来京,所求的便是‘各族臣庶、共安华夏’,假以时日,这或是我大乾朝的功绩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