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让他回家探亲之外,帝贺还交给他一项特殊的任务——携带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岱山岛,正式力邀展昭的大哥柳下惠到北典城来担任新夏朝的教化大臣。
柳下惠,此乃备受敬仰之人,其品德高洁,智慧超群,声名显赫,天下皆知。他对原昌邑国所推行之君平书院教育体制,甚是赞赏,且了解甚深,如数家珍。故于教育理念上,柳下惠与帝贺心有灵犀。
君平书院的教育体制,无疑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育模式,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使他们能够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才。然而,要将这样的教育体系推广到以边民和牧民为主的新夏朝国民中,却并非易事。
边民和牧民的生活方式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大多数新夏朝国民以半游牧半农耕为主,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教育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如何让他们接受并适应君平书院的教育体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此外,还需顾及军事方面的需求,帝贺期望能将军事课程纳入教育体系,使新夏朝的孩童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强身健体,自幼便具备过硬的军事素养,以此抵御新夏朝所面临的四周,包括强大的汉朝廷的威胁。
而柳下惠,由于他对君平书院教育体制的深入了解,以及他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见识,使得他成为了担纲新夏朝教化大计的最佳人选。如果由他来负责这项重要任务,相信他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找到适合边民和牧民的教育方法,从而顺利地推广君平书院的教育体系。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新夏朝国民的整体素质,还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新夏朝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帝贺相信,柳下惠的到来将会为新夏朝带来新的气象和发展机遇。而展昭作为柳下惠的弟弟,自然是传递这一重要邀请的最佳人选。
带着帝贺的期望和信任,展昭踏上了回乡之路。他心中明白,这次任务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族的荣誉,更关乎新夏朝的未来。他决心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努力促成哥哥展禽,也就是柳下惠,为新夏朝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临别之际,帝贺一脸凝重,凝视着展昭,沉声道:“展昭,关于不久将对傅介子采取的复仇计划,我可向你承诺,绝不会牵连无辜的傅红雪以及你们的孩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