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大王欲改大秦官制(为暖阳大佬加更)

        咸阳大考虽好,可想立刻举行,也不现实。

        大秦如今疆域辽阔,让大考的消息传到天下各地,再让各地贤才赶到咸阳,都需时间。

        不然后世王朝科举时,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为何要提前很久出发?

        实乃疆域太大,道路不良,远行不便,不提前可能赶不上时间。

        嬴政也想到了让天下贤才聚于咸阳需要时间,道:“此事便由制舆台负责向天下宣扬,大考时间暂定于三月之后。”

        没人问要考什么,肯定不是考儒家经义,现在又不是儒家独大之时,天下贤才什么百家学派都有,考儒家的,不考他们学派的,是不是瞧不起他们?

        ‘考什么还得问问李念那小子,先把天下贤才聚过来再说。’

        这也是这时代的一点好处,若是在宋、明、清时期要说不考儒家经义,直接考如何治国施政,会被天下儒生群起而喷之。

        听到嬴政的王令,王绾、冯劫、李斯、淳于越、赵高几位负责制舆台的官员齐声领命。

        王绾道:“臣有一事禀于大王,制舆台律令已成,请大王过目!”

        制舆台律令的竹简很多,王绾自然不可能随身携带,且每日上朝时,每位大臣都要经过检查,确认有无携带利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