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张纸能记下好几卷竹简的内容,原本的几十斤竹简,也不过用几页纸,而以这纸的份量,怕是一岁稚童也可拿得。
且这纸似乎还可折叠,那便更好了,到时可随身携带,哪还用人专门相拿?
查阅某些典籍或卷宗时也一样,以竹简记录卷宗,有些事一卷竹简记录不下,便需数卷,乃至数十卷,不仅记录之人不便,存放也不方便,他们查阅时也不便。
倒是用了这纸后,原先须以多卷竹简记录的事,现在只需一张或几张纸,存放更便利,查阅时也方便,无须在大堆的竹简中翻找。
从纸相比于竹简的便利中,众臣中有人还想到了一个问题:如今天下间读书识字者甚少,其中一大原因便是书籍较少。
第130章纸引争锋
书籍皆为竹简,不便携带,自然不好广而流传,可纸却便于携带,将之放出后,必会为天下百家用来传播自家学派的经义学问,从而使天下间的读书识字者日渐增多。
但天下间读书识字者增多,是好是坏?
见所有大臣都已停笔,嬴政问道:“众卿以为这纸如何?”
嬴政话落,淳于越高兴地起身恭贺道:“臣为大王贺,大秦有此物,教化可兴,天下可定。”
淳于越是真的高兴,这纸若传于天下,儒家绝对会受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