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又一声“当”,这名新来的秦吏将一个囊举起:“这是本堂考卷,这堂考试为算学,时间一个半时辰。”
讲完,秦吏从囊中拿出考卷,分发下来,跟策问时的考卷一样,同样为纸所制,同样是以七国文字出的题,同样有选择、填空,只是最后一类题变为了简答题。
更不同的是题的内容,范增只扫了一眼,便知道他大概、也许、可能……答不完这份考卷。
和策问考卷一样,上来是几道送分题:问,三九相得,数为几何?
一、二十四;二、三十五;三、二十七;三十九。
但等到了第九道时便开始上难度了:问,有如下十二个方格,在第一个方格内放入一粒稻谷,在第二个方格内放入两粒稻谷,在第三个方格内放入四粒稻谷……之后每一方格皆放入前一格一倍之数稻谷,第十二格当放入多少粒稻谷?
一、四千三百九十六;二、四千九十六;三、四千五百九十六;四、四千七百九十六。
范增开始读完后,算了一下,此题简单,第四个格子八粒稻谷,第五个格子十六粒稻谷,第六格三十二粒……
可算着算着,范增发现了不对劲,这数字增长的为何如此之快?
在第七格时还未过百,可到第十格时,已经破千,等到了十二格,已经到了四千九十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