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当场教学了一遍,大多人立刻便懂了,不就是将字的读音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拆分,只要掌握这种拼读的规律,知晓字的注音,便能自己拼读出来。

        古人一点也不傻,也想到过给字进行注音,只是和现代的拼音不一比,缺点较多,学起来麻烦。

        这注音之法不仅能让人更快学会认字,众人更看到了另一个作用:可将一种标准的读音普及于天下,实现李念所说的“言同语”。

        日后,无论来自天南,还是出身地北,只要人们通过这种方法读书识字,那么他们也将学会同一种语言。

        只是那么多字,要一个个注音过去,不说一个人不能完成,但会极废时间和精力,难怪这位要邀他们相助完成给字注音。

        但除了这些之外,这位恐怕也是想让他们作为新字的第一批学习者吧?让他们为新字捧场!

        李念又道:“注义之意则是解释每个字的含义,许多地方对某些字的理解不同,如某字在某地表示褒扬,在另一地却是贬低,未有统一之标准,这种现象并不好。”

        “所以,注义便是对每个字的含义进行统一解释,使某个字、某个字句传于天下之时,再无歧义,都能准确知道为何意。”

        确实,字和字句在各地的含义有差别,不仅会阻碍各地的人与人之间交流,还会影响到政令的传达理解。

        “不管是注音,还是注义,靠李某一人颇难完成,因此须诸位助力,共同完成此事。”

        第44章注音注义,编制字典

        “所有字的注音、注义将被录入一书之中,此书名为‘字典’,字典之功用是供天下读书识字者查询字音和字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