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公子大义

        李念又道:“教材也要依照学龄不同、懂的学识不同而做划分,需从易及难,由浅入深。”

        “初学者当先学初浅内容,经考核合格后,再学习更深学识,而不可将所有内容不分粗浅,混合于一处学习。否则既会让师者难教,学子也更会难学。”

        “以李某之意,可将教材分为小学、中学与大学。”

        “小学旨在读书识字,掌握粗浅知识,打好根基;等入中学时,再在小学基础上加入更深的内容;中学后则需一场大考,取其中优者入大学,再进一步习得更深奥之学。”

        “小学、中学和大学皆分学年,每一年所学内容难易也当不同,譬如小学定为三年,我等编教材时要让学子在小学这一阶段掌握学到的东西,可分到三个学年中供学子学得。”

        “每一学年或者在完成某一学习目标后,都须对学子进行考核,既是了解师者授业情况,也是了解学子学习情况。合格者方可入后续学习,不合格者则予处罚。”

        应试教育在现代被有些人批的一文不值,但这的确是快速扫盲、从普罗大众中挑选人才的有效方法。

        反观鼓吹的快乐教育,那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东西,且有钱人根本不这么玩,卷得反而更厉害,底层民众若真信了,只会很惨。

        看看西方那些在快乐教育之下产出的不算文盲,但行为和文盲没差别的人便可知一二。

        将教材分科分级,才是此次编教材的难点。

        靠李念一个人倒也不是不能做,大不了照着后世的教材抄、修改成符合这时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