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虽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得知后世知识,但他并不了解这时代的做工,相反这些工匠却十分了解,能为他提供不少好的建议。

        如水塘布置在哪,能更有效率对竹浸泡,将蒸煮的窑建在哪、建多大,能更好进行蒸煮……

        不是李念说要建在哪、建多高多大就一定行,而是要考虑大秦的做工基础,技术再好,也得符合时代环境!

        这些工匠正好能为李念补上这一部分,李念提供知识技术,工匠们想办法在大秦当前的基础上将之实现,尽力做好。

        听到李念要为提出好的建言者请功,工匠们先向李念致谢,随后才开始发言,提出的问题和建言还不少,让李念在心里直呼得亏没直接让人开工,否则一定会出问题。

        ‘还是得多主动了解这个时代!搜索引擎上虽能搜到这个时代的资料,但毕竟不完全,有些东西还得自己了解,否则某些事在我看来对大秦是好事,真去做却会变成南橘北枳,成了坏事。’

        通过和十多名工匠商议,李念将造纸事宜大致定了下来,只要通知政老板安排人手开工便可。

        将造纸之事处理完,李念又拿来铁锅、桌椅板凳的绘图向少府工匠询问。

        这些东西和耕犁一样,比造纸可简单多了,工匠们保证不用半月,便会将木板上所绘之物给李念送来。

        桌椅板凳制作虽然简单,但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出现,一是人们没想到,不是智力不足,而是第一次的发现开创相对之后的改造发展更不易,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二是日常生活中有相似功能的物品,不需要非得改变。

        但李念已经用过桌椅板凳,知道比大秦这时的几案更好用,当然选择用桌椅板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