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认为北匈奴势力微弱,想乘机将之彻底消灭,永元三年,东汉军于金微山大破北匈奴,斩首五千余级,北匈奴单于再度逃走,不知去向,但匈奴和东汉的战争到此仍未结束。”
这匈奴还真顽强,从秦时便已存在,和大汉从西汉打到了东汉,居然还没有被彻底覆灭,还能继续蹦跶。
始皇不禁又在心里感叹:冒顿,你死得好啊!
思及至此,始皇道:“匈奴自秦时已存,至东汉已有三百岁月,其存如此之久,似已跳出了那‘历史周期律’,是何原因?”
这个问题,李念还真没想到过,他想了想后,回道:“臣以为匈奴能存续如此之久,有如下原因:一者为匈奴非以耕种立国,因而不会如中原王朝一般严重宥于土地,其在粮食等物不足时,常会劫掠他国以获所需,而中原王朝常不会如此作为;”
这和大航海时代某些国家很像,都是在自家刨食不行,那就去抢别人的,说其等是强盗,没啥错。
“劫掠时,其等若能抢到足够所需,会缓解己身问题,若不能抢到,也能消耗去人口,还是能缓解己身问题。”
“匈奴人栖居环境和其风俗也是重要因素,匈奴人居于大漠草原,而草原到了冬日,常有低温风雪,可使老人妇孺毙命,匈奴人又崇尚狼、鹰,认为弱老者当死,青壮者当活,由此亦可减缓问题;”
“二者匈奴既是一国,也是一族,王朝常灭,族却长存,我华夏一族亦是如此,诸多王朝更迭,然华夏族却始终存在。”
“三者则因大汉,大汉为匈奴之强敌,使其等日夜忧惧,迫使其等必须足够强壮,若不够强,如何在与大汉相争中不致覆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