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番话,始皇等不由在心中默诵,此中之言极有道理,这大唐太宗和魏徵属实是君臣相得!
始皇在心里暗暗比较:如果有大臣像这魏徵一样敢于向他直言进谏,他能否做到和大唐太宗一般?
如果是没有李念之前的他,大概率没法做到和大唐太宗一样,有人直言进谏将他惹怒,他十有八九没法按下怒火;但现在的他,应能做到和大唐太宗一样。
想到此处,始皇看向李念,生出一个念头:‘这小子该不会是故意讲大唐太宗和魏徵之间的故事来激朕?’
但别说,他还真吃这套。
始皇帝是一个骄傲且好胜心极强的人,他不会允许自己比别人差,即使那些人是后世的帝王。
像始皇这类人,若没法好好引导,那便会因其性格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
因为他骄傲、虚荣、好胜心强盛,他会十分固执霸道,觉得自己什么事都能做好,且能做的最好,便不会体恤民力,也看不见百姓疾苦。
直言劝他百姓有多苦,他的作为有多大危害,很难起效。
因为帝王都是自私的独夫,根本没有真正爱民如子的皇帝。
对始皇帝较合适的办法是激他,给他一个能看到的远大目标,让他有能比较的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