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认为这一战是大秦真正的立国之战,如此重要,当然得拿出实力,让其他人看到大秦的强名副其实。
只要在这场战争中漂亮地击败东胡、月氏,大秦的威名将会更甚,做起许多事才能更顺手顺脚,像对西域的布局,对百越、孔雀国的谋划……
这也是邀请百越诸部使者、耽摩栗底僧侣、孔雀国王使者的真正原因,要让这些人见证大秦这一战的漂亮胜利,在他们心里树立一个“秦实强也,绝不可与之为敌”的想法,以方便大秦之后行事。
像耽摩栗底的僧侣、孔雀国的使者,这一战要是大秦胜得漂亮,便会将他们放回,使其等成为大秦在孔雀国的宣传工具,让他们在孔雀国宣扬大秦强大不可战胜,为大秦日后进入孔雀国作精神思想上的铺垫,瓦解他们对大秦的抵抗意志。
以孔雀国人的秉性,当得知大秦如此文明强大后,定会觉得他们打不过大秦是合理的,还抵抗做啥?不如直接投了大秦!
这种情况并非李念臆想,而是在王玄策灭中天竺时便有所展现,见识到王玄策的厉害,中天竺五百多座城邑主动投降。
那时的天竺人能投降王玄策,相信这时的孔雀国人也能主动向大秦投降,只要让其等看到大秦的强大!
西域诸国也是如此,知道大秦强大后,大秦向其等派出使者,必然会更容易被接受,大秦想要对他们产生影响,也会更简单。
毕竟作为当世最强大最文明的灯塔,诸国定会羡慕而心往,鹰酱能影响世界,让很多小国拜为义父,还不是鹰酱够强。
李念正想着,始皇已经登上校场前的一座高台,他并未穿平时上朝用的朝服,而是穿了身特制的服装。
这是在李念建议下制作的大秦帝王军装,蕴含了许多大秦的军事元素,为的便是在这种场合,既彰显出始皇作为秦军真正最高统帅的身份,又显得更加亲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