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白天天当牛马干活,为生计奔波发愁,估计也就没有了豪迈洒脱的诗仙,在生活的压力下,恐怕很难写出那些洒脱的诗句。

        “但安史之乱对李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应当说安史之乱对大唐所有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东巡而被判罪流放夜郎,后虽因朝廷大赦天下而得以回返,但物不是人已非。”

        “唐不再是盛世,他的生活也不再如当年那般恣意,宝应元年,李白在族叔李阳冰处离世,一代诗仙就此落幕。李白经历了大唐最辉煌绚丽之时,他似乎是专为盛唐而来,当盛唐衰败,又随盛唐而去!”

        那位浑身带着酒气,但豪迈洒脱的诗仙终归安息在了历史长河中,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那吐出的是他的酒气、才气、剑气。

        “与李白相比,诗圣杜甫的一生要相对坎坷,加之杜甫的性情也不如李白那般洒脱,使得这种坎坷感更为加剧。早年时,杜甫家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其同样年少便有才。”

        “在当时的大唐,青壮年读书人盛行在全国游历,杜甫也不例外,其曾到往多处游历,还在洛阳遇到了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

        听到李白和杜甫相遇,蒙恬好奇道:“这大唐诗仙和诗圣还遇到了一起?两人关系如何?”

        李念笑道:“关系很好,两人相约同游了一阵,还和另一位诗人高适相见。大唐的诗人很多,不少诗人都彼此见过,还是朋友。如李白与杜甫、孟浩然、高适、王昌龄、贺知章等都曾见过。”

        “杜甫极其崇拜李白,虽和李白同游只有三次,但杜甫为李白写了十多首诗,其中有《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昔游》……更称赞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但两人同游的时间不长,且在天宝四年于齐鲁相见之后,两人便再也未曾相见。游历结束的杜甫回到长安,想一展胸中抱负,可惜事不如杜甫所愿,未有成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已在长安困顿了十年,年过四十的杜甫才为了生计接受了一个于他所学无用的官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