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思索了一会儿,又道:“可人终非兽,侵占他人之地,终究是非仁非德。”

        扶苏心中还是存有道德仁义这些东西,但这是好的,要是其变成一个完全不讲道德仁义的扶苏,那才可怕!

        李念道:“国和族之间,难有道德仁义,兄长愿与他人讲仁义,他人未必愿。落后、软弱便要挨打,不要对其他国邦民族抱着能和平共处的期望,这世上少有国家会扶弱济困,多数都是恃强凌弱、趁火打劫之辈。”

        “这便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竞争的残酷,任何怯懦抱有幻想之人,都终将亡于其怯懦。且弟以为道德仁义是向内讲的,而非对其他诸国,诸国相交多以利益为上!”

        “兄长或许在想,大秦强盛,可不去夺占海外之地,但大秦不取,便会为他国所取,其等在日后凭此崛起,未必愿和大秦和睦相处。到那时,兴许会让大秦后世子孙付出比今时更惨痛的代价!”

        华夏文明领先世界上千年,可后来被人用几百年便追上,造成了那段满含血泪的华夏屈辱史。

        扶苏总觉得李念那句“兴许会让大秦后世子孙付出比今时更惨痛的代价!”包含深意,不只明面上的意思,但明面上的意思也不简单,这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想到大秦不去占那些地方,却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占领,这些国家再借由那些土地,土地上的资源发展崛起,最后入侵大秦,让大秦子民饱受欺辱,扶苏眼神一沉。

        若是如此,那自然是死他国而不死大秦,大秦子民可比其他国邦部族之人贵重多了。

        李念继续道:“兄长所担忧者,无非实行海外分封后,会无法辖制海外,对大秦本土有祸。然随技术发展,大秦对海外的辖制能力也会逐步提升,且只要大秦本土一直保持强盛,自当无惧。”

        扶苏未完全理解李念这番话,因为作为这时代的人,他想不到技术能发展到何等地步。

        扶苏道:“看来这分封海外是必行之事。谢妹婿解惑,吾已知妹婿之意,分封海外虽有祸,却可扩大大秦生存所需,不能因其有祸而绝之,否则当遗祸更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