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赵光义在这时便北伐,兴许北宋国祚都会短上许多。

        “虽被人暂时劝住,但赵光义并未放弃北伐的想法,他在抵御辽军南下的同时,派人联络鞑靼、定安、女真、高丽等国家部族,一起围堵辽人。”

        这也是大怂的一大传统艺能,联络其他国家部族对抗敌人,联金灭辽,联蒙灭金。

        联络敌人的敌人为同盟,这策略倒不能说完全有问题。

        “联金灭辽”,辽确实被打没了,可崛起了一个金,然后金便给宋带来了华夏历史上很难有其他耻辱可及的“靖康之耻”;“联蒙灭金”也成功灭了金国,可蒙古的可怕更在金人之上。

        相比于第一次“联金灭辽”,第二次“联蒙灭金”,南宋朝廷的决策并无问题,南宋朝廷并非看不出金国灭亡后,蒙古接下来便会与他们为敌,而是时局促使所致。

        灭金,南宋朝廷确有此意,毕竟金国制造了“靖康之耻”,且南宋每年还得向金供奉岁币,若能趁机灭掉金国,不仅能一雪前耻,还能省去岁币。

        可联蒙,初时并未有达成,反而等金国快要灭国时,南宋朝廷认为当谨慎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不可重蹈“联金灭辽”的覆辙。

        然而,金国在被蒙古攻打时,金国不仅没设法与南宋朝廷缓和关系,联合共同抗蒙,反而在主战派推动下,发动南侵,想通过在南宋劫掠获得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金国自然没了与南宋朝廷和议、联宋抗蒙的可能,倒促使南宋朝廷与蒙古联合灭金。

        “赵光义从知雄州贺令图等人那得到辽国主少国疑、内部不稳的消息,当即觉得他等了六年多的北伐时机已至,决定趁此机会,再组织一次北伐,此番定要一雪前耻,将幽云夺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