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没正式立储,那代表他继承帝位也合法合理,甚至他比两位侄子更合法合理。

        还可让人认为兄长生前不立其子为储,就是为了将帝位传给他,全了这段兄终弟及的佳话。

        王翦道:“早年时,宋祖兴许确有兄终弟及之念,可等其帝位稳固,其子逐渐长大,宋祖的心思便发生了变化。”

        “只是赵炅多年一直作为实际上的储君对待,已成气候,想将之解决,并不容易。赵炅也察觉到了宋祖的意图,冲突由此而生,赵炅唯一的破局之法——宋祖身死!”

        只要赵匡胤身死,赵炅的一切都会好起来,按照他的意愿运转。

        王翦笑道:“倘若真如老夫所言,这赵炅倒是走了一步好棋,不仅一举改变了于他不利的形势,还让他占了上风。”

        在当时能制约赵炅的只有赵匡胤,赵匡胤一死,赵炅再无人可约束。

        “此人杀兄弑君,手段狠辣,是个人物。只是其心中有愧,待其登基后,定会为难宋祖子嗣。”

        李念道:“赵炅登基后,改年号‘太平兴国’,赵德昭于太平兴国四年因遭赵炅训斥,而自刎身死。赵德芳于太平兴国六年病逝,享年二十三!”

        “然赵德昭、赵德芳虽死,可赵匡胤一脉并未断绝,仍有子孙延续下去,甚至在南宋之时,因为赵九妹没有子嗣,又将宋朝帝位传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