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武将中,能扛起大梁者寥寥无几,多数沉溺于酒色犬马,空有世袭爵位却无半点父辈风采。

        而文臣却靠着科举制度代代传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武将却后继无人,青黄不接。

        朱元璋深知,长此以往,朝堂之上文盛武衰,不仅边疆防务堪忧,更会威胁到皇权统治的根基。

        这份潜藏的危机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底,现在被小胖墩提及,老朱也不得不未雨绸缪,思索着如何重新扭转这日益失衡的局面。

        此刻朱高炽也是思绪万千。

        大明战兵,曾经追亡逐北、横扫草原的雄师,是什么时候开始衰败的呢?

        是土木堡之变吗?

        是,也不全是。

        朱高炽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尘封的历史片段——土木堡之变固然加速了大明战兵的衰亡,但真正的祸根,早在卫所军制确立时便已埋下。

        兵农合一的构想本是为强兵足食,可随着承平日久,土地兼并、军官克扣军饷成风,曾经耕战皆精的士卒,渐渐沦为权贵驱使的佃户。

        当然,土木之变加剧了这个过程。

        朱高炽记得史书上记载,二十万精锐折戟,皇帝被俘的噩耗如惊雷震碎了天朝上国的威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