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观众席上的诸多秦人爆发出激烈的喝彩声,不少人看懂了这幕的意味。

        这得归功于李念的学者讲学计划,虽说大秦的文盲率依旧高,但已经有了一些改善,尤其是对炎黄、华夏、大秦的历史,李念让在咸阳和往各处讲学的学者要多为人们讲说这些,导致许多秦人可能不怎么识字,却对这些历史知晓一二。

        这些历史是一些有趣的故事,而故事趣闻嘛,总是能比枯燥单调的知识传播得更快,在茶余饭后跟人聊天就能听闻或传播出去。

        像“各位兄长可知咱大秦是咋来的?”,“不知,莫非你知是咋来的?”、“前些日子正巧得知,今日给几位兄长说说!”,然后便传播开,这些听众在与另外的人聊天时又会传得更开。

        今天,许多秦人发现这台上的表演正是他们闲聊时听来的趣闻,让他们看懂了这一幕的含义:黄帝与炎帝在战后结盟,炎黄从此而始。

        一些国家的政要不知道这些秦人为何喝彩,面露疑惑,他们附近的秦人为其等翻译解说道:“这幕所表演的是‘阪泉之战’,阪泉之战是我等先祖黄帝与炎帝间发生过的一场战争,在此战中,炎帝为黄帝俘虏,然黄帝未害其性命,反而与炎帝结盟,若无此次结盟,便无今日之大秦,今日之我等!”

        原来这是秦人两位至关重要的两位祖先定下盟约的一幕,难怪秦人会如此激动,这是他们的根、他们的起源!

        就在这时,平台上的表演又发生了变化,在黄帝和炎帝结盟后,又有一队蛮荒风格的人马到来,与黄帝发生激战,这队人马实力相当强大,与黄帝相战竟不落下风,但此时黄帝与炎帝已结盟,饰演炎帝一方的人马离开前来支援。

        秦人翻译又解说道:“这一幕是‘逐鹿之战’,是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所发生的一场大战。”

        一西域小国的政要听后点了点头,并判断道:“原来如此,想必这蚩尤应是异族!”

        然而,听了他的判断后,秦人翻译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不,蚩尤是我华夏先祖之一,虽蚩尤在逐鹿曾与炎黄两位先祖相战,但他不是异族,与炎黄二帝同为我华夏先祖,蚩尤所在部族九黎,为我华夏祖先部族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