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车神”的文治(北宋历史)

        雍熙北伐失败不仅在士卒、物资方面的损失,更在人心方面的损失,北宋朝廷有些人对辽国产生了畏惧情绪。

        实际上,宋军并不比辽军差,两次战败完全是宋军主将之过。

        始皇道:“此战后,宋廷想要再对辽国硬气起来,只怕难了。那‘澶渊之盟’又是何物?也是赵光义时签立?”

        李念摇头道:“‘澶渊之盟’非赵光义签订,而是与他儿子有关。这一位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

        见李念神情古怪,始皇等人便知道这“赫赫有名”大概不是啥好名声,又是一位宋朝的“豪杰”。

        但李念并未立即讲说宋真宗,他道:“虽说在武功方面,赵光义有所不足,可在文治一道,赵光义的确很有才能,南北宋能存续三百多年,赵光义功不可没。”

        在武功方面,“驴车战神”、“高粱河车神”的确耻辱,但不能否定掉赵光义在文治方面的一些建树。

        “在政治方面,赵光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对朝廷中央和地方进行了改革,在晚唐时,藩镇节度权力太大,使得朝廷中央无威信。”

        “宋立朝自然会避免唐之旧事重演,赵光义听取右拾遗李瀚的建议,使宋之州郡皆由朝廷直辖,不再沿用节镇领支郡的旧制。”

        晚唐时,节度使地方军政一把抓,节镇领支郡,支郡官员听令于节度使,让节度使等若当地的土皇帝,节度使造起反或不遵朝廷号令,变得很容易。

        北宋吸取了这些教训,让各州郡受朝廷直辖,州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